陌陌自媒体

自媒体的幕僚是什么,自媒体的幕僚是什么意思

  1. 清代所谓刑名幕友是什么样的制度?
  2. 国民政府的侍从室是个怎样的组织?

清代所谓刑名幕友是什么样的制度?

明清时期各级***官僚机构被称为幕府,刑名幕友就是受“幕府”主官的委托,办理刑名、钱谷、文书等各种事务的***人员,是清代司法活动的实际操纵者,他们把持着各级衙门的日常运转,民间称他们为“师爷”。


刑名幕友全程参与司法审判活动,从拟批呈词、勘验详案,到定拟招解、审转复核,刑名幕逐一操作,主导着案件的审理。

幕友是官僚的私人顾问,名虽***实则主管,集僚、师、宾三种角色为一体,但另一方面,幕友的社会地位与官员根本无法相比,最终还是为他人做嫁衣裳,是不得已才选择的谋生之路。入幕者有一般读书人,也有举人、进士,甚至翰林,还有落魄贵族、破产商人等,总体上以知识分子为主。

幕友为了私利,经常与吏役勾结,恣意妄为,上下串通,徇私枉法,加剧了吏治***,破坏了法制清明。

自媒体的幕僚是什么,自媒体的幕僚是什么意思
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直到清末民初,幕友制度才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活跃了大约300年后, 走向衰落。  
 

回答者:雷晓凡,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,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

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长河中,我们常常通过民间故事和戏曲小说了解了不少著名的断狱高手,最为著名的非包青天莫属。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中,地方官吏在判案审理的过程中,总是需要一些熟悉律法知识和司法流程的幕吏进行帮助和配合。下面我们就简单介绍清代的“刑名幕吏”,了解一下清代地方司法中的某些是如何运行的。

自媒体的幕僚是什么,自媒体的幕僚是什么意思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绍兴师爷博物馆

想要知道什么是“刑名幕友”,先要了解“幕僚”的来历。今天民间传说中的“师爷”,就是指幕僚。这些幕僚从明清时期诞生,到清末民初仍有活跃的身影。“无幕不成衙”是清代官场的真实状况,各级官员的私人班底中都有着具备不同技能的幕僚,有懂军事的,有懂地理的,有懂物流的,有懂法律的,五花八门的各式人才应有尽有。清代著名师爷汪辉祖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,他后来还将自己做幕僚的心得撰著成书。这些幕僚与其雇佣者组成幕府,实际上是清朝各级官府的决策与执行团队。曾国藩、李鸿章、左宗棠等人的幕府中就涌现出来不少可用之材,决定了后来转型时期中国的历史走向。

汪辉祖画像

自媒体的幕僚是什么,自媒体的幕僚是什么意思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刑名幕友,或称之为刑名幕吏,翻译称通俗语句就是“精通律法刑狱知识的师爷”,是清代地方司法活动的实际执行者。刑名幕友多来自于科举考试中失意的知识分子,通过他们专业学习和任职过程中长期实践积累丰富的办案经验,协助地方长官处理司法、刑狱事务。

明清时期的各级官僚机构被人们称为幕府,而幕友则是指为幕府主官办理刑名、钱谷、文书等各方面事务的人员,其中刑名幕友一直是幕友中的老大,人们称之为“师爷”。这个制度起于明朝而兴于清朝,在晚清幕友人数已经达到近万人,不过在清末民初遭受到巨大打击,此后逐渐消失。

刑名幕友遍布各地官府,他们有职无权,但事实上权力不小,只是要通过他们的主官来实现而已。清朝的专制制度高度强化、官僚政治日趋***,因为制度的缘故,行政主官往往兼任司法审判,然而官员大多不懂法,这种情况下,官员唯有依赖刑名幕友,才能保证司***常。

因为官员不怎么了解法律,所以刑名幕友全程参与司法审判,往往实际主导着案件审理。有些奸诈师爷,则往往勾结不法官员,***,再钻法律的漏洞,以掩盖事实的真相。

刑名幕友制度是幕府制度在高度专制社会的新发展,但师爷的地位跟官员有天壤之别,做的都是徒为他人做嫁衣的,即便捞钱,往往也只是喝点汤,至于肉,都进了主官的嘴里。

所谓的刑名幕友,其实就是地方官的法律顾问而已,这并不是一个制度,但却是长期的不成文的规则。

古代的地方官,特别是县官,那就基本上属于最基层的公务员,不像现在一个县长就感觉牛的不行。清代的一个县令,一个人抵得上如今一整个县委常委还要多。

为什么这么说呢?因为他不仅要管这个县的民生和一般行政,这个县什么他都得管。特别是出了什么案子,官司打到县里面,还是县大老爷来审,也就是说他还兼任县***院长以及所有审判员的职责。

县大老爷也是人,尤其是在清朝,都满脑子去钻研四书五经和八股文去了,基本是没有什么太多的功夫钻研大清律的。那么当上官以后,就需要有专家来给他指点甚至专门负责法律上的工作,这就是刑名幕友,也成为刑名老夫子、刑名师爷。

需要指出的是,刑名师爷虽然在衙门里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,但他并没有公务员编制,只属于聘用人员,并且是县官自己的私人聘用人员。因为大清朝的县衙门,领国家工资的就那么几个,而刑名师爷,并不在此列。

顺便说一句,明清给官员的工资都很低,但是基层地方官又确实需要诸如刑名师爷这样助手来给自己帮忙。而那点工资连养活自己都够呛,更别说请师爷了。所以,明清时代愈演愈烈的贪腐之风,也就能理解其源头了。


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“青言论史”哦!

国民***的侍从室是个怎样的组织?

“侍从室工作,是一件多荣誉的事,我当努力尽忠职守,报答蒋委员长。”这是蒋介石心腹幕僚唐纵日记记载,他1938年调往侍从室工作的感受

侍从室究竟是一个什么机构?会让唐纵如此欣喜?

侍从室建立与红军有关。1932年淞沪抗战结束,蒋介石坚持“攘外必先安内”的***政策,在汉口、南昌等地成立三省“剿共”总司令部和南昌行营。蒋介石时常亲临南昌汉口指挥“围剿”红军。又根据南昌行营主任杨永泰的建议,抽调时常随蒋介石出行的参谋人员、秘书、副官、侍卫人员成立侍从室,编制在南昌行营。

1936年1月,红军离开江西到达延安。蒋介石又撤销南昌行营和“剿共”总司令部,成立西北“剿共”总司令部,张学良任副总司令,代行总司令事。侍从室下设第一处和第二处。

1938年侍从室成为蒋介石直辖机构,再加第三处。抗战是侍从室权利膨胀的重要时期。直到1945年,蒋介石撤销侍从室,其业务并入国民***参军处和文官处。

侍从室是蒋介石的军机处,规模小权利却凌驾于***各部之上。主管各类军机政要,审核各地大员请示汇报;各类政治、经济党务,参谋总长不能决定的事务;各类人事管理、任命;以及蒋介石的安全保卫工作。集中了蒋介石最核心权利。

蒋介石时常因“甚忙,不愿多批公事”,将部分事务决断权赋予各处主任。各处主任互不统属,直接对蒋介石负责。1939年1月蒋介石规定每日军事、政治公文,每类仅阅10件。到了5月,蒋介石连10件公文都没有时间处理,除非特别重要不能决定的公事,全部由各处主任决断。真可谓权倾朝野。各处主任非蒋介石嫡系亲信不能担任。


重庆时期,运输处林世良勾结商人走私,大***。军统获知后上报蒋介石,侍从室定下罪名处决。林世良其实是孔祥熙办事的人,孔祥熙虽竭力活动,蒋介石还是依据侍从室的意见,处决林世良。可见侍从室权利之大,连孔祥熙都无可奈何。

历任侍从室最重要的一处主任有钱大钧、林蔚、张治中、贺耀祖、商震。

其中钱大钧曾两次出任侍从室一处主任。钱大钧早年黄埔军校建校即跟随蒋介石,对蒋介石忠心耿耿,多立下汗马功劳。钱大钧的哥哥钱伟生因走私烟土,被蒋介石下令***。蒋介石在日记中记载:“本日***之钱伟声,乃钱大钧胞兄也,贪官污吏知有所戒乎?”钱大钧虽多方求情于蒋介石***,蒋介石还是置之不理。
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 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mdjyg.com/post/63491.html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